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,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,興趣減低,悲觀,思維遲緩,缺乏主動性,自責自罪,飲食、睡眠差,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,感到全身多處不適,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。
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對抑郁癥缺乏正確的認識,偏見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診。在中國,僅有5%的抑郁癥患者接受過治療,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時的診治,病情惡化,甚至出現自殺的嚴重后果。另一方面,由于民眾缺乏有關抑郁癥的知識,對出現抑郁癥狀者誤認為是鬧情緒,不能給予應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,對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,使病情進一步惡化。
癥狀
1、主要癥狀
抑郁癥與一般的“不高興”有著本質區別,它有明顯的特征,綜合起來有三大主要癥狀,就是情緒低落、思維遲緩和運動抑制。
(1)情緒低落就是高興不起來、總是憂愁傷感、甚至悲觀絕望。《紅樓夢》中整天皺眉嘆氣、動不動就流眼淚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。
(2)思維遲緩就是自覺腦子不好使,記不住事,思考問題困難。患者覺得腦子空空的、變笨了。
(3)運動抑制就是不愛活動,渾身發懶。走路緩慢,言語少等。嚴重的可能不吃不動,生活不能自理。
2、其他癥狀
具備以上典型癥狀的患者并不多見。很多患者只具備其中的一點或兩點,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。心情壓抑、焦慮、興趣喪失、精力不足、悲觀失望、自我評價過低等,都是抑郁癥的常見癥狀,有時很難與一般的短時間的心情不好區分開來。抑郁癥有晝重夜輕的節律變化。
3、軀體癥狀
抑郁癥主要以抑郁心境、思維遲緩和意志活動減退為主,多數病例還存在各種軀體癥狀。
(1)抑郁心境:基本特點是情緒低落,苦惱憂傷,興趣索然。感到悲觀絕望,痛苦難熬,有度日如年、生不如死的感覺。常用活著無意思、高興不起來等描述其內心體驗。典型者有抑郁情緒,晝重夜輕的特點。常與焦慮共存。
(2)思維遲緩:思維聯想過程受抑制,反應遲鈍,自覺腦子不轉了,表現為主動性言語減少,語速明顯減慢,思維問題費力。反應慢,需等待很久,在情緒低落影響下,自我評價低,自卑,有無用感和無價值感,覺得活著無意義,有悲觀厭世和自殺打算,有自責自罪,認為活著成為累贅,犯了大罪,在軀體不適基礎上出現疑病觀念,認為自己患了不治之癥。
(3)意志活動減退:主動性活動明顯減少,生活被動,不愿參加外界和平素感興趣的活動,常獨處。生活懶散,發展為不語不動,可達木僵程度。最危險的是反復出現自殺企圖和行為。
(4)軀體癥狀:大部分抑郁病人都有軀體及其他生物癥狀,例如心悸、胸悶、胃腸不適、便秘、食欲下降和體重減輕。睡眠障礙突出,多為入睡困難。
(5)其他:抑郁發作時也能出現幻覺,人格解體,現實解體,強迫和恐怖癥狀。
出現以上各類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。
抑郁癥患者的 “自助處方”:
美國紐約醫學中心精神科專家專為抑郁癥患者開出了一張自助“方子”:
1、不要自責。
抑郁癥是一種疾病,你沒有能力創造或選擇它。因此,不要自責“我為什么得了這種該死的病”,而應明白自己急需幫助,積極踏上尋求康復的治療之路。
2、認真遵循治療方案。
依照處方服藥,定期就診。讓醫生能夠準確地監測到療效,并適時調整治療方案和藥物。
3、不要氣餒。
告訴自己,恢復正常需要一段時間,不要著急。時常跟自己說“我會好起來的”。
避免做人生重大決定。患上抑郁癥后,做出重大決定的能力就會受影響。因此,最好等抑郁癥好了之后,且對決策力有信心時再做重大決定。
4、簡化生活。
患上抑郁癥后,就要適當改變一下生活。不要期望可以像發病前一樣,如果發現某事太難做,干脆置之不理。如果還要求自己像個健康人一樣可以同時做很多事,或快速完成某項任務,你可能會覺得力不從心,從而變得更加沮喪。
5、參與活動。
參加一些擅長的、能讓自己有成就感的活動,即使一開始你只是個旁觀者,也不要放棄這些機會。這樣的活動能讓你逐漸恢復自信,對治療抑郁癥大有裨益。
6、認可小進步。
只要抑郁癥狀有了一點改善,你都要學著感到滿足。這樣能讓你逐漸恢復活力,一點點找到曾經健康的自我。
7、防止復發。
防止復發的方式之一就是防患于未然。首先,嚴格遵循醫生制訂的治療計劃,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。其次,對復發訊號保持警覺。盡管每人的復發信號不盡相同,但你如果早早就起床、飯量比平時少、感覺特別煩躁、對任何事都漠不關心等就要留神了。并且持續了兩周左右,請馬上就醫。
勉縣一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